通过烧炉子加热管子里的水给屋子取暖。

殷玉瑶穿来之前住惯了有地暖的房子,现在也不想太冻着。她把两人份额的煤炭都买回来还不够,在蔡爱国忙完秋收来城里给她送土特产的时候,委托他帮忙用村里的驴车去村外小树林给拉来了满满一车的树枝子当柴火。

殷玉瑶手里有钱,也不会去占村里便宜,驴车给村里付了租金,也给了蔡爱国辛苦费,大家都皆大欢喜。

韩姥姥进家里帮着殷玉瑶把带来的东西都放到厨房里去,等进了屋忍不住好奇地说:“你这屋比家里烧炕还暖和,也没见屋里有炉子。”

殷玉瑶拉着她的手去摸热乎乎的暖气片:“自己烧的暖气,烧暖气的炉子就在厨房里。等我去省城以后姥姥白天在家多烧点柴火,晚上就多添煤把火压住,不求烧多热,只是火不灭就行。这屋里要是凉下去再烧热反而更费柴火。”

韩姥姥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人活的通透,到了玉瑶家就按玉瑶说的办,自己不给人家擅作主张。再说了,自己冻着没啥,但是玉磊还小,把他冻坏了可不值当的。

炉子二十四小时不断,家里的热水也不断,姥姥是个仔细人,知道玉瑶更爱干净,来了略微歇一歇就要洗澡换衣裳。

殷玉瑶烧了一大盆热水帮着加到热水箱里,怕不够还往浴室单独放了一大盆热水,足够姥姥洗澡的了。

殷玉磊跟着玉瑶跑进跑出,直到姥姥去洗澡了才主动说道:“姐姐,这次让姥姥住我屋吧,我屋里有卫生间,她起夜方便。”

殷玉瑶闻言笑着逗她:“你是想和姐姐一起住?”

殷玉磊小脸红红的,扭捏了一下才说道:“人家已经是小学生了,男子汉,不能和姐姐住一起了。我住榻上就行,反正姐姐书房也很暖和,给我找个被子一盖就行。”

书房的榻足有一米五宽两米长,把榻桌一撤和个单人床没什么区别。夏天姥姥来这的时候,就是住在榻上的。

殷玉瑶的博物馆里厚棉被厚褥子不缺,她在准备换季的被褥的时候就提前多缝了两床这个年代用的花床单。

把厚厚的褥子铺了两床,殷玉瑶给玉磊拿出了新的枕头和枕巾,又给他准备了软和的棉被,一看就十分舒适。

浴室里虽然也有暖气,但是洗完澡出来到屋里

章节目录